时间: 2025-04-26 07: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06:49
“把酒持螯”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手中端着酒杯,手中把着螃蟹的钳子”。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宴会上饮酒作乐,享受美食,特别是指与朋友聚会时的欢愉气氛。
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水乡的饮食文化中,螃蟹是常见的美味,酒则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饮品。它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找到类似的场景描写,反映了古代人们热爱社交和美食的生活方式。
“把酒持螯”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把酒持螯”反映了*传统的饮食文化和社交惯。在古代,饮酒不仅是为了美味,更是社交的重要方式。现代社会中,尽管饮食和社交方式有所变化,这一成语依然适用,表达人们对欢聚时光的向往。
该成语常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联想到朋友之间的欢乐聚会、无忧无虑的时光。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美食和友情的美好回忆,也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渴望放松和享受的心态。
在一次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享用美味的螃蟹,一边畅饮美酒,恰好可以用“把酒持螯”来形容那种温馨和快乐的氛围。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湖面上,几位好友在岸边摆上美酒和新鲜的螃蟹,‘把酒持螯’,他们的笑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连星星也在为他们的欢乐而闪烁。”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形容聚会和饮酒的场景。例如,英语中有“raise a glass”或“toast to friendship”,都是表达相似的社交意义,但具体的文化背景和*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把酒持螯”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饮食文化在社交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意识到生活中应该珍惜与朋友的相聚时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成语的使用能够增添色彩和深度,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宋史·文同传》:“同性嗜酒,尝与友人把酒持螯,谈笑终日,不问世事。”
《唐才子传·李白》:“白既嗜酒,常以把酒持螯为乐,醉后往往狂歌。”
《南史·王弘传》:“尝与亲友言:‘人生何用多苦心,但得酒中趣,何必封侯。’因命取酒,把酒持螯,欢笑竟日。”
《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问今日、不知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