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5:15
“久梦初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长时间沉浸在梦中,刚刚醒来”。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经历了长时间的迷茫、幻想或错误的状态,突然意识到现实,开始清醒过来。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从沉迷或误解中觉醒,认识到真相或现实。
“久梦初醒”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有提及,尤其是在描绘梦境和觉醒的文学作品中。成语中的“梦”常常象征着虚幻和迷失,而“醒”则代表着觉悟和清晰的认知。在古代诗词中,梦境常被用作隐喻,反映人们对现实的逃避与不安。
“久梦初醒”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久梦初醒”常用来形容个体或集体在经历了重大**后,重新认识自我或社会的过程。尤其在社会变革、经济崩溃或其他重大危机后,人们常常会经历这种觉醒的过程,反思过往的选择与行为。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常常是复杂的。它既有对过去迷失的遗憾,也有对未来新的期待。每当想到“久梦初醒”,我会联想到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那些曾让我停滞不前的时刻,最终让我走向更清晰的未来。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对职业选择感到迷茫,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探索,终于意识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这一过程让我体会到了“久梦初醒”的深刻含义,使我在选择上更加坚定。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久梦初醒”融入情感的表达:
曾在梦中徘徊,
迷雾笼罩心扉。
今朝觉醒时分,
阳光洒下新蕊。
在英语中,相似的表达可以是“coming to one's senses”,意指人们从迷茫中觉醒,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这种表达在文化中也反映了对自我认知与反思的重要性。
通过对“久梦初醒”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觉醒与反思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成语的理解,更是对生活经验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使我在表达时更加灵活与深刻。
王氏久梦初醒之人,极口赞成。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轼听了,如久梦初醒,方知自己原是苏轼。”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听了,如久梦初醒,方知自己原是卖油郎。”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少卿听了,如久梦初醒,方知自己原是杜家的子孙。”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闻言,如久梦初醒,始知其为鬼。”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如久梦初醒,方知自己原是贾母的外孙。”
他好像~,终于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