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04:54
成语“扶墙摸壁”字面意思是用手扶着墙壁,摸索前行。基本含义指在行走时因视线不清或环境不明而小心翼翼地依靠墙壁来辨别方向,通常用来形容人在迷茫、无助或缺乏方向感的情况下,采取小心翼翼的态度。
“扶墙摸壁”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未知环境时的自然反应。在古代,行走在黑暗或不熟悉的地方,借助墙壁的支持是常见的行为,因而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场景。
“扶墙摸壁”可用于多个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人们常常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特别是在面对新技术或新事物时。因此,成语“扶墙摸壁”在当代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不确定中保持谨慎,努力探索。
“扶墙摸壁”给人一种无助、渺小的情感反应,似乎在暗示人在面对复杂或未知的局面时的脆弱和依赖。这种情感也能引发共鸣,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迷茫的时刻。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曾经面对一门全新的课程,感到非常迷茫。那段时间我就像是“扶墙摸壁”,通过向同学请教和不断尝试,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夜色朦胧路漫漫,
独行无助心惶惶。
扶墙摸壁寻光明,
前方未知待何方。
在英语中,可以用“feeling one's wa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在不确定情况下小心谨慎地探索。不同文化中对这种“摸索”的描绘虽然不同,但共同体现了人类在面对未知时的谨慎态度。
通过对“扶墙摸壁”的学习,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成语的含义,也让我反思到在生活中如何面对不确定性。这个成语在日常表达中具有重要性,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探索过程中的心态和行为。
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警世通言》卷二十六:“那人扶墙摸壁,走到门前。”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生扶墙摸壁,行至一室。”
《醒世恒言》卷二十:“那人扶墙摸壁,走到床前。”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扶墙摸壁的走到家门口。”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笑道:‘我扶墙摸壁的,倒也走得。’”
不过说到开国会,定宪法,都是些~的政论,没一个挥戈回日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