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08:10
“联袂而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携手一起到来”。其中,“联袂”指的是两人或多人的手臂交叉在一起,象征着紧密的联系;“而至”则表示到达。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几个人或事物一起到达某个地方或同时出现,常常带有一种共同、团结的意味。
成语“联袂而至”最早见于古代文献,源于汉字“联”和“袂”的组合。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不详,但“袂”字本身与衣服的袖子有关,暗示着人们的紧密相连。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常用于描述朋友、同伴或重要人物的陪同和到达。
“联袂而至”常用于描述多个角色或人物在某个**或场合上同时出现,适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演讲、社交场合等。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团结和合作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联袂而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支持,尤其在现代社会,团队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社交场合中,表达出共同参与和相互支持的态度,有助于增强人际关系。
“联袂而至”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温暖和亲切,联想到朋友、家人或同事之间的默契与支持。它使人想到团体活动的乐趣,或是共同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信心。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参加一个慈善活动,大家联袂而至,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朋友们的友情。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柳垂垂,
花开时节人联袂。
共赏此景何其乐,
携手同行乐无穷。
在英语中,“come together”或“join forces”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表达团结和合作的精神。然而,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文化中,团结与合作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也可能有所差异。
通过对“联袂而至”这一成语的学,我认识到它在表达团结、合作和友谊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种表达方式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都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我更生动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即如阮大铖、袁宏勋、徐复阳辈,联袂而至,岂可概加录用乎?
徐海、叶麻、黄侃、王亚六~,少不得又对罗龙文的书法赞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