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0:20
成语“疲惫不堪”字面意思是形容人非常疲惫,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它常用来描述一种极度的疲劳状态,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学*或其他活动导致的身心俱疲。
“疲惫不堪”这个成语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疲惫”本身是汉语中常用的词汇,意指劳累、疲倦。而“不堪”则表示无法忍受,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这个表达。该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用于形容士兵、旅行者或劳作人们的身心状态。
“疲惫不堪”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疲惫不堪”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负担。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导致身心疲惫。这一成语在提醒人们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工作的重视与人们的生活困境。
“疲惫不堪”这一成语常常带给我一种沉重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高强度工作的压力和对生活质量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健康与平衡。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经历过几次“疲惫不堪”的时刻,比如在考试周前的几天,连续熬夜复,身心俱疲,感到无比的疲惫。此时,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适时休息,以避免这种极端的状态。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长途跋涉无止境,
日月如梭影渐沉。
疲惫不堪心已碎,
唯愿明朝梦更轻。
这表现了在艰辛旅途中,疲惫的心情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exhausted to the bone”,也传达了极度疲惫的状态。不同文化对疲惫的表达方式各有特色,但共同点在于强调身心的极限和对休息的渴望。
通过对“疲惫不堪”的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疲劳的成语,更是对现代生活中压力的一种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们在追求更高目标的同时,不应忽视身心的健康。
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士卒疲弊,不堪其苦。”
《后汉书·袁绍传》:“绍兵疲弊,不堪一战。”
《汉书·王莽传下》:“莽军大败,士卒多死,疲弊不堪。”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兵罢食尽,疲弊不堪。”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疲于奔命,不堪其劳。”
这一趟出差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