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08:32
成语“投袂荷戈”的字面意思是“投下衣袖,握起武器”。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激昂的斗志与战斗的决心,体现出一种勇于迎战、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
“投袂荷戈”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其在西域的事迹被后世传颂。这句话在原文中表现了班超在面对战斗时的勇敢与决绝,体现了士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军人、志士等在面对挑战时的果敢态度。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英雄人物迎接挑战的场景;在演讲中,可以用来激励听众积极面对困难;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以形容某人积极参与某项工作或活动。
“投袂荷戈”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了勇敢、担当和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历史上被广泛推崇,尤其是在战乱时期,英雄主义的表现尤为显著。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积极参与和迎接挑战。
这个成语常给人以激昂和振奋的感觉,联想到英雄人物的壮丽场景,激励着人们向困难挑战。在表达时,它能带来一种强烈的情绪共鸣,鼓舞人心。
在参加学校的辩论赛时,我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心中暗自思索要不要退缩。但我想起“投袂荷戈”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勇敢面对挑战,最终我选择了积极参与,表现也得到了认可。
在夕阳西下的战场上,英雄们投袂荷戈,誓言捍卫家国。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无畏的壮志。此时,战鼓声声,激荡着每一颗热血的心,犹如那从未退缩的斗志。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勇敢参与、迎接挑战的成语可能有“take up the sword”或“rise to the occasion”。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在困境中勇敢面对的精神,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更侧重于个人的选择与责任感。
通过对“投袂荷戈”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勇敢主动的态度是多么重要。这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挑战,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能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
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丞相在匡救,~,故得国祚中兴,群生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