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4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15:31
“乘间投隙”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利用机会在缝隙中投射。其基本含义是指趁着空隙或时机进行攻击或施展某种计谋,通常带有策略性、阴险的意味。
“乘间投隙”源于古代军事战略,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描述的是在战斗中如何利用敌人的弱点和空隙进行反击的策略。这个成语强调了在竞争或斗争中灵活机动的重要性。
“乘间投隙”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乘间投隙”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尤其在历史上,许多成功的领袖和军事家都运用了这个原则。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仍然很强,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往往能获得成功。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机智和策略的运用,带有一定的紧迫感。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机遇时要果断,同时也要警惕他人的策略,保持警觉。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需要把握机会的时刻。例如,在团队项目中,有时候会出现对方未能注意到的细节,我会主动提出改进建议,这让我在团队中赢得了认可。
在一次古风诗歌创作中,我尝试融入“乘间投隙”:
月明点滴窗前影,
乘间投隙谋千计。
风起云涌人心动,
一念之间成大势。
在英语中,可以用“seize the opportunity”或“take advantage of the situa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抓住机会的重要性,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可能与“乘间投隙”有所不同。
通过对“乘间投隙”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策略和机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注意把握时机,灵活应对挑战。
然而特怵于天下之士不乐于吾之说,故切切然议之,遂使小人乘间投隙,持一偏可喜之论以媒己私利。
《后汉书·袁绍传》:“绍乘间投隙,以袭公孙瓒。”
《汉书·王莽传》:“莽乘间投隙,以篡汉室。”
《战国策·齐策二》:“田忌乘间投隙,以击赵。”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乘间投隙,以伐郑。”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乘间投隙,拔剑斩蛇。”
万一防闲阔略,不幸有李园,吕不韦之徒~,岂细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