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4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7:37
“万乘之尊”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拥有万乘马车的尊贵地位”。这里的“万乘”指的是极为丰厚的马车数量,象征着强大的国家和权势。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极高的地位和权力,通常用来形容帝王或统治者的尊贵身份。
“万乘之尊”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文中提到:“万乘之国,何以故?”这句话反映了春秋时期,国家的强盛与马车数量直接相关。拥有万乘之车的国家,意味着其国力强大,君主的地位也相应尊贵。成语的发展使其逐渐演变为对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该成语多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讨论和演讲中,通常用来描述权势、地位的崇高。例如,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万乘之尊”来描写帝王的威严;在现代演讲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位领导人的影响力和地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权力和地位常常与国家的兴衰、个人的荣辱紧密相连。因此,“万乘之尊”不仅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更是对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反映。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可用于讨论权力结构及其影响,尤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
“万乘之尊”让我联想到权力的责任与压力。高位不仅意味着荣耀,也伴随着更多的挑战和期望。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权力的背后往往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班级竞选中使用“万乘之尊”来形容学生会主席的地位,表达了对这个职位的敬重及其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万乘之尊”:
万乘之尊何所惧,
风云变幻任我行。
一心向前无退缩,
君临天下志自成。
这体现了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蕴含着个人奋斗的精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ing of kings”或“sovereign”,这些词汇同样传达了对最高权力的尊崇。但在不同文化中,权力的象征及其背后的责任感可能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的历史与社会结构。
通过对“万乘之尊”的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元素,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承载着历史的智慧与情感,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背景,能够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与文化素养。
陛下以万乘之尊,履布衣之礼,服粗席藁,水饮疏食,殷忧内盈,毁悴外表,而躬勤万机,坐而待旦,降心接下,仄不遑食,所以劳力者如斯之甚。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
娘娘乃~,臣妾乃一介之妇,岂有彩凤配山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