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8:05
成语“万事全休”的字面意思是“所有事情都已经结束或停止”,基本含义指的是事情无法再继续,或者一切努力都已徒劳无功,所期待的结果无法实现,通常带有一种消极和无奈的情感。
“万事全休”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成语的形成与古代社会对命运、人生的哲理思考密切相关,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事情无望的常用语。
“万事全休”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万事全休”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命运和无常的思考。现代社会中,面对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当事情发展到无望的地步时,这个成语正好描绘了这种心理状态。
“万事全休”带给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感反应,往往让人思考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关系。这种情感可以引发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我个人生活中,一次重要的考试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我努力复*,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一刻,我感受到“万事全休”的沉重,意识到有些事情是无法控制的。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万事全休”:
长路漫漫夜色愁,
风雨无情任我走。
心中理想成泡影,
万事全休只一笑。
在英语中,“all is lost”或“nothing can be done”可以被视为类似表达,虽然在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不同文化中对失败和无奈的态度也会影响这些表达的使用频率和情境。
通过对“万事全休”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表达情感和思考的媒介。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中具有重要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绝望的情绪,同时也促进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若今夜真个死,万事全休;若不死,明日和你县里理会!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那婆子道:‘万事全休,我与你去罢。’”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王员外道:‘你若不来,万事全休;若来呵,我这里门首,讴得你两头没结果!’”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道:‘万事全休,只等贼人到来,是如今了当。’”
《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老和尚道:‘将军,你万事全休,只欠一死。’”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宝玉听了,竟是万事全休,一概不管。”
你们要是懂事的,快快的给我出去,~;如若不然,哼哼,那时却莫怪我们粗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