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10:40
成语“以偏概全”字面意思是用部分来概括整体。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根据局部或个别的情况或事物来推断整体的特征或情况,往往导致错误或不准确的判断。
“以偏概全”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君子以文修身,以偏概全,亦可知之。’”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当以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而不是仅凭局部的观察来做出判断。成语逐渐演变为对片面观察的批评,强调了全面分析的重要性。
“以偏概全”常用于批评某些论述或观点不够全面,特别是在学术讨论、社会评论、新闻报道等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以偏概全”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容易受到片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强调全面分析和批判性思维显得尤为必要。该成语在教育、媒体、科学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提醒人们在判断和决策时要更加谨慎。
该成语引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惕和反思。它提醒人们不要轻易下结论,促使我们在思考时更加全面、细致。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避免误解和偏见,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同事根据客户的个别反馈来修改整个项目方案,这让我想起“以偏概全”的教训。经过讨论后,我们决定先收集更多数据,以确保我们的决策是基于全面的信息。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偏见如雾遮晨曦,
以偏概全误视野。
欲知真相请细察,
广听众声方可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generalize from the particular”,意指从具体的案例进行概括。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所传达的警惕片面性、重视全面性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通过对“以偏概全”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全面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思维方式的提醒,也是对表达严谨性的要求。在交流中,避免以偏概全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观点,也能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