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7:56
“万事皆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停止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事务都无望,无法再继续进行或发展,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绝望的状态。
“万事皆休”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文是“今万事皆休,唯有待君”。成语中的“万事”指所有的事情,而“皆休”则意味着全部停止。因此,该成语传达出一种无能为力和无奈的情感。
“万事皆休”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万事皆休”常常承载着对命运的感叹和对生活无常的理解。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面对挫折的无奈感依然存在,成语的使用依然适用。
“万事皆休”带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反应,令人联想到挫折、失落和绝望。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脆弱和无奈,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和真实。
在我生活的某个阶段,我曾计划参加一个重要的比赛,然而由于突发的健康问题,我不得不放弃。那时我的心情正是“万事皆休”的状态,感到无奈和失望。
在写诗时,我尝试将“万事皆休”融入其中:
风起云涌悲声阔,
万事皆休泪满衫。
留得余香待君至,
何妨再起醉高歌。
这首诗表达了在绝望中仍然希望重振的情感。
在英语中,可以用“all is los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种表达也传达出一种绝望感,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可能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共鸣。
“万事皆休”不仅是一个表达绝望的成语,更是对人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帮助我们理解和感受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
宋江兵若不来,万事皆休。若是那夥蛮子来时,小将自出去与他相敌;若不活拿他几个,这厮们那里肯退?
《宋史·岳飞传》:“飞曰:‘吾闻汉天子以孝治天下,吾何以不孝为?’遂自杀。万事皆休。”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曰:‘吾闻汉天子以孝治天下,吾何以不孝为?’遂自杀。万事皆休。”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闻汉天子以孝治天下,吾何以不孝为?’遂自杀。万事皆休。”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万事皆休。”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若夫子之言,则吾闻命矣,万事皆休。”
快早送我师父出来,~!牙迸半个不字,你只看看手中钯,决不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