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1:35
成语“一至于斯”的字面意思为“达到这个程度”,表示事情发展到某种特定的状态或程度,通常带有一种感慨或无奈的情绪。它常用于形容事情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极端的地步,强调事态的严重性或不可逆转性。
“一至于斯”出自《论语·阳货》,原文为:“子曰:‘一至于斯,吾欲无言。’”这里孔子表达了对某种事情或状态的感慨,说明当事情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时,已无话可说,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深思。
该成语通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讨论某种局势或情感时。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经历了无数磨难后,终于意识到某种真理时,可以说:“经历了这么多,一至于斯,我才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至于斯”在**传统文化中,常用于表达对事物发展到极端的反思与感慨。这种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人生、对事物发展的深刻思考。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待各种事情的态度可能更加直接,但“一至于斯”的情感依然适用于强调某种境遇的无奈与接受。
这一成语常让人联想到一种无奈与反思的情绪,可能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关注事物发展到极端时的状态,也促使我们反思个人的选择与努力。
在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求职过程,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最终我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一想到这一切,我常常会自言自语:“经历了这么多,一至于斯,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一首诗中: “世事如烟浮云散, 一至于斯无奈叹。 心中理想逐梦远, 唯愿此生不再叹。”
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to reach a point of no retur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事情已经发展到无法再回头的地步。在其他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事物极端状态的感慨是共通的。
通过对“一至于斯”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中的无奈与接受。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困境时能更好地调整心态,接受现状。这种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在我的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闻之,一至于斯。”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一至于斯。”
《汉书·王莽传上》:“莽闻之,一至于斯。”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闻之,一至于斯。”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一至于斯。”
何神佑助,~,愿垂一语,以保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