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5:03
“栉比鳞次”是一个形容事物整齐排列、井然有序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像鱼鳞一样一层层地叠放,像梳子一样排列整齐。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品或人群等的排列方式,强调其有序和整齐。
该成语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描述了王莽所建的宫殿、房屋等建筑,形容其数量多且排列整齐,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建筑物或物品的排列状态。
“栉比鳞次”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整齐和有序常常被视为美德,反映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栉比鳞次”不仅是对物理排列的描述,也体现了对社会秩序和文化规范的认可。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这个成语的应用依然广泛,强调了高效与美观。
“栉比鳞次”带给人整齐、和谐的感觉,通常让人联想到秩序与美感。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现对生活、工作中秩序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组织活动时,努力使场地布置“栉比鳞次”,以便让参与者感受到整齐和舒适。这样的布置不仅提高了活动的专业性,也让参与者更愿意融入其中。
在一首描绘城市风貌的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高楼栉比鳞次立,
灯火辉煌映夜空。
车水马龙行不息,
繁华都市梦中行。
在英语中,类似于“栉比鳞次”的表达可以是“neatly arranged”或“in an orderly fashion”。不过,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强调排列整齐的表达通常是形容词加动词组合,效果上略有不同。
通过对“栉比鳞次”的全面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排列方式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工作中秩序与美感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句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文选·班固·西都赋》:“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璧珰,辇道纚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
《文选·张衡·西京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文选·左思·吴都赋》:“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虞魏之昆,顾陆之裔,岐嶷继体,老成弈世,跃马叠迹,朱轮累辙,陈兵而归,兰锜内设,世禄繁溢,侯服玉食。”
《文选·潘岳·西征赋》:“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万绿丛中的土屋,~的排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