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57:25
“重纸累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纸张多得像山一样堆积,形容文书、文件等数量繁多。基本含义是指书信、文稿等的数量多,给人以负担或麻烦的感觉。
成语来源于古代文人对于书信和文书的重视。古代士人常常通过书信往来,抒发感情、交流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书信往来逐渐增多,纸张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形成了这一成语。尽管具体的出处不详,但可以推测与古代文人生活紧密相关。
“重纸累札”通常用于描述书信、文稿、材料等的数量庞大,给人造成困扰。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沟通的普及使得书信的纸质形式逐渐减少,但“重纸累札”依然适用于形容信息过载的现象。人们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常常感到疲惫和困扰,这种情形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尤为明显。
“重纸累札”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在信息繁杂的环境中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它可以引发对现代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反思,也让人思考如何处理和筛选信息。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大量的资料和邮件,感受到“重纸累札”的压力。有时我会选择使用工具来整理和管理这些信息,以减轻这种负担。
在一次创作中,我尝试写了一首诗:
纸山如影重如山,
信函盈堆似海湾。
清风拂过思绪乱,
千言万语难自安。
这首诗通过“重纸累札”传达了面对信息堆积时的无奈与思考。
在英语中,“information overload”可以被视为与“重纸累札”相对应的表达,虽然两者在字面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信息数量过多带来的困扰。
通过对“重纸累札”的学习,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堆积不仅是数量上的问题,更是如何筛选和处理信息的挑战。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保持简洁和高效,避免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
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