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4:05
成语“危于累卵”的字面意思是“像叠在一起的鸡蛋一样危险”。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处境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这个成语强调了事物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岌岌可危。
“危于累卵”最早见于《左传》。在《左传·隐公元年》中有云:“今君之所为,危于累卵,故不可以不急。”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意在警示统治者当务之急。成语的出现与古代社会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密切相关,强调了在危机情况下的谨慎和应对措施。
“危于累卵”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常用于表达智慧和哲理。成语“危于累卵”反映了古人对事物脆弱性的深刻认识。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保持警惕。
“危于累卵”让我联想到脆弱和不安的情绪,仿佛在提醒我们生活中潜在的风险。它促使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谨慎,保持警惕,不轻易放松警惕。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段关系非常紧张的时期。我们之间的沟通几乎断裂,每次争吵都让我感到“危于累卵”。最终,我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沟通,才避免了关系的彻底破裂。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危于累卵”融入其中:
风起云涌暗潮涌,
心如累卵危于穷。
惟愿平和常伴我,
千帆过尽不复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alking on thin ice”,同样传达了处于危险境地的意思。不同文化中虽然用词不同,但都强调了在不安全环境下的脆弱感。
通过对“危于累卵”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事物的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和应用成语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传达情感和观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后汉书·皇甫嵩传》:“今将军威名已著,而兵众未合,若乘其危于累卵之势,奋不顾身,则功可成也。”
《汉书·贾谊传》:“夫天下之势,危于累卵,而俗儒不知变。”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之入也,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及其危于累卵也,秦伯又使公子絷如晋,以观其可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战国策·赵策二》:“夫以秦之强,攻赵之弱,危于累卵。”
春秋时期,晋灵公为了享乐,要建一座九层高的楼台,造了三年还没有造好,弄得民不聊生,晋灵公还不准大臣劝谏。荀息想了一计,在晋灵公面前先用12个棋子垒在一起,然后在上面垒九个鸡蛋,最后鸡蛋倒下砸碎。晋灵公明白后下令停工
必若所欲为,~,难于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