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16:51
“熊罴之士”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像熊和罴(即一种大型肉食动物)一样的猛士。其基本含义是形容那些勇猛、强悍、敢于斗争的人,常用于赞美那些在战斗或竞争中表现出色的人。
“熊罴之士”出自《汉书·王莽传》,文中提到“如熊罴之士”,用以描述勇猛的战士。熊和罴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因此这个成语也逐渐演变为对勇士的称赞。
在不同语境下,“熊罴之士”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熊罴之士”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军事和英雄文化中,强调了勇气与力量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常用于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熊罴之士”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激励和振奋,让人联想到无畏的英雄形象。它可以激发人们心中的勇气,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在一次团队比赛中,我用“熊罴之士”来激励队友,强调我们需要像勇士一样面对强大的对手,最终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一个短诗中,我尝试使用“熊罴之士”:
烽火连天勇士出,
熊罴之士誓不屈。
血战沙场心如铁,
豪情万丈逐云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arrior”,也代表勇猛的战士,但文化背景和具体内涵可能有所不同。在某些文化中,勇士可能更强调个人荣誉,而在**文化中,勇士的形象往往与集体主义和责任感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熊罴之士”的学*,我理解了勇气和决心在面对挑战时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中勇敢追求目标。它让我认识到在任何竞争中,勇者往往能够逆境而上,成就非凡。
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
《资治通鉴·汉纪》:“熊罴之士,皆为光武所用。”
《后汉书·班超传》:“熊罴之士,皆为超所驱使。”
《汉书·王莽传》:“熊罴之士,皆为新室之臣。”
《史记·项羽本纪》:“熊罴之士,皆为汉王所用。”
《左传·宣公十五年》:“熊罴之士,不可胜数。”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8回:“虽有~,亿万之兵,安得而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