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5:18
成语“不可胜数”的字面意思是“无法全部计算”,形容数量极多,难以一一列举。其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物的数量非常庞大,以至于无法清点或估算。
“不可胜数”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原文为“数不胜数”。这里的“胜”有“胜过、超过”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为数量多到无法胜数。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数量的表达和描述有关,反映了古人对事物数量庞大的感叹。
“不可胜数”常用于描述数量庞大的事物,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物、**等。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浩瀚的星空、汹涌的海浪等。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的聚会、活动的安排等。在正式演讲中,也常用来强调某种现象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同义成语:数不胜数、不可计数、形形色色。
反义成语: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在**文化中,数量的表达往往与自然、社会现象相关,强调数量的庞大可以反映出人们对某种现象的关注与感叹。在现代社会中,“不可胜数”常用于形容信息的丰富性,例如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体现出社会发展的迅猛和复杂。
“不可胜数”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叹与敬畏,面对数量庞大的事物时,人们会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这种情感的联想也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在一次学校的社团活动中,参与人数不可胜数,大家的热情与活跃让活动变得异常成功。我在这个活动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人气的凝聚力。
在浩瀚的星空之下,星星闪烁,似乎有着不可胜数的故事在诉说。每一颗星星,都是宇宙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承载着无尽的梦想与希望。
在英语中,可以用“countless”或“innumerabl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这些词汇在使用上有些许差异,但本质上都传达了数量极多、难以计数的含义。
通过对“不可胜数”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表达数量庞大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还能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增强与他人的沟通效果。
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晋书·王羲之传》:“天下之士,不可胜数。”
《后汉书·班彪传》:“天下之士,不可胜数。”
《文选·张衡·西京赋》:“珍怪之物,不可胜数。”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不可胜数。”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士,不可胜数。”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想起兵造反,多次找郎中伍被商量如何起兵。伍被认为汉高祖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秦王暴政,修筑长城死者不可胜数,民众怨声载道,此时起兵将难以成功。伍被另给刘安想了一条起兵之计但最终失败
一时乱将起来,舳舻簸荡,乍分乍合,溺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