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5:16
成语“不可终日”的字面意思是“不能活过一天”,引申义为形势危急,无法再维持下去,或是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随时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或遭受灾难。
“不可终日”出自《左传》。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晋景公与权臣屠岸贾之间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屠岸贾在权力的游戏中深感危机,因此有“不可终日”的说法,体现了其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认识。这一成语的使用背景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惨烈与复杂。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政治斗争和权力更替频繁,许多官员和朝廷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不可终日”的情境时常出现。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在快速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许多人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不可终日”往往带来一种焦虑和不安的情感联想,反映出生活中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需保持警觉和应对的能力。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经历过项目因为外部因素而陷入不可终日的境地。那时我意识到,保持冷静和灵活应对是非常重要的,这让我学会了在压力下寻找解决方案。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成语:
月明点滴窗前影,
心事重重不可终日。
风卷残云随意去,
何妨笑看世事浮沉。
通过这样的方式,强调了生活中的无常与压力。
在英语中,“on the edge”可以与“不可终日”相对应,表示一种不安定的状态。在其他文化中,比如法语的“sur le fil”,也有类似的表达,强调了处于危险边缘的状态。
通过对“不可终日”的学,我深入理解了它在表达危机感和不确定性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能丰富表达,还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闻之,不可终日。”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不可终日。”
《汉书·王莽传上》:“莽闻之,不可终日。”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闻之,不可终日。”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不可终日。”
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