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4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5:18
成语“不可胜言”字面意思是“不能用言语完全表达”,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或情况非常复杂、内容丰富,以至于无法用语言将其完全描述清楚,通常用来强调某种事物的深奥或繁多。
“不可胜言”出自《左传》。在《左传·隐公元年》中,有一句:“不可胜言”,用以形容事情繁多,无法一一列举。它反映了古人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局限。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学术讨论等场合,尤其是在表达某种复杂的情感或现象时。例如,在描述一位伟大人物的成就时,可以说:“他的贡献不可胜言。”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美好的体验,如:“这个旅游地的风景不可胜言,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在**文化中,语言被视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但同时也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不可胜言”体现了对复杂性和深度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面对快速变化与多样化的社会现象时。
使用“不可胜言”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敬畏与深思的情感联想。这种说法让人感受到某种事物的神秘与深邃,促使人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关于环保的讲座,讲师提到全球变暖的问题时,用了“不可胜言”来形容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影响。我深刻感受到这个成语的适用性和表达的力量。
在一个秋天的清晨,我走在林间小道上,周围的景色令我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这片森林的美,实在是不可胜言,枫叶的红、松树的绿,交织成一幅难以描绘的画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eyond words”,意指某事物的美好或复杂程度以至于难以用语言表达。虽然表达的形式不同,但都传达出事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通过对成语“不可胜言”的学*,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对世界理解的反映。它在表达复杂情感与思想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能更好地传达深邃的思考。
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宋史·岳飞传》:“其忠不可胜言。”
《晋书·王羲之传》:“其妙不可胜言。”
《后汉书·班超传》:“其功不可胜言。”
《汉书·张良传》:“其事不可胜言。”
《史记·大宛列传》:“其事皆不可胜言。”
姚君一到衙门,快活~,即唤本衙门书吏,把察院的说话,一一对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