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33:36
“云开见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云层散开,阳光照射下来。引申义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扰、迷茫或不顺后,终于看到希望和光明,形容事情的发展出现转机,或困难的局面得到改善。
“云开见日”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具体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一些古诗和散文中,描述自然景象时常用此比喻来形容光明的到来。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常用来表达从困境中走出、迎来光明的喜悦心情。
“云开见日”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云开见日”象征着希望和重生,体现了人们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它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反映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对未来的期待。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快速变化和竞争压力,适时使用此成语可以给予人们鼓励和信心。
“云开见日”让我联想到每当遇到困难时,心中那种渴望突破的情感。它激励我在艰难时刻坚持努力,期待光明的未来。这种情感不仅在个人生活中有所体现,也常常在社交场合中与他人分享,传递正能量。
在我的学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考试压力,感到无从下手。后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努力复,终于迎来了考试的成功,那一刻我感到如同“云开见日”般的释然与喜悦。
在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冬去春来,寒霜消散,
云开见日,万物复苏,
桃花绽放,伴风轻舞,
心中愿望,随阳光普照。”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after the storm comes the calm”,意指在经历风暴后,终将迎来平静。虽然两者都传达了困境后的希望,但“云开见日”更强调光明的到来,而英语表达则更侧重于平静的状态。
通过对“云开见日”成语的全面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丰富内涵。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情感的释放和希望的象征。在日常交流中,这样的表达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让沟通更为生动有趣。
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明史·李时勉传》:“时勉曰:‘愿云开见日,雾散见天。’”
《唐诗纪事·李白》:“白曰:‘吾愿云开见日,雾散见天。’”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宝玉听了,如云开见日,心中豁然开朗。”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至元,元主问曰:‘汝何愿?’对曰:‘愿云开见日,雾散见天。’”
《晋书·王导传》:“时人谓之云开见日,雾散见天。”
有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