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5:57
“屈指可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屈指”表示用手指来计算,指数量少,能够用手指头数得过来。基本含义是形容数量极少,或某种事物非常稀少,常用于表示难以得到或珍贵的事物。
“屈指可数”最早见于《战国策》,其中有句“屈指可数,何必多言”。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某些事物稀缺性的认识和对其价值的重视。
“屈指可数”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强调某种事物的珍稀性;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亲人或某种经历的数量;在演讲或报告中,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成就或资源的罕见性,从而增强说服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稀有的事物通常被认为是珍贵的,因此“屈指可数”不仅表达了数量的少,还隐含了对事物珍贵性的认可。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才、艺术品或其他稀缺资源,在商业和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适用性。
“屈指可数”给人一种珍贵和稀缺的感觉,常常引发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珍视和追求。这种情感可能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促使我们更加珍惜身边少有的美好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与朋友聚会,大家都认为能够一起聚餐的人屈指可数,因此我们更加珍惜这次相聚的时光。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我所珍视的朋友或难得的机会。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星空璀璨,屈指可数的星星如同点点繁花,映照着我心中的梦想。它们让我明白,虽然人生道路上许多事情稀少难寻,但只要用心去追寻,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ew and far between”,同样表示数量稀少,难以遇见。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稀缺事物的重视和珍惜。
通过对“屈指可数”的全面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精准描述事物的数量,还能够传达出对稀缺性和珍贵性的深刻理解。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合理使用这样的成语,将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交流更加生动和有力。
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曰:‘天下之大,屈指可数。’”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天下英雄,屈指可数。’”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天下之大,屈指可数。’”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天下之士,屈指可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曹,曹伯曰:‘吾国小,兵少,屈指可数。’”
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的几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