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5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04:07
“击节称赏”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敲击节拍,表示称赞”。它的基本含义是对某种表现或作品给予高度的赞扬和认可,通常伴随有热烈的掌声或赞叹声。
“击节称赏”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中描述屈原的诗歌作品被人称赞时,听众踊跃拍手称赞,正如击节一般。这一成语表达了对优秀作品的热烈反响,体现了文人之间对艺术的认可和欣赏。
“击节称赏”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赞美和认可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方式,尤其在文人圈层。击节称赏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认可,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现代社会中,尽管交流方式有了变化,但对优秀表演和成就的认可依然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部分。
“击节称赏”让我联想到一种热烈的共鸣,无论是在音乐会上还是在文学讨论中,大家共同享受美好时刻的感觉。这种情感常常激励着我去追求更高的艺术和文化境界。
在一次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中,我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最后,听众的击节称赏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也增强了我对写作的热情。
在月光下,吟唱着古老的诗篇,听众们不由自主地击节称赏,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所有的美好都在此刻得以绽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pplaud”或“cheer”。这些词都含有对某种表现的赞赏和认可,但在文化上可能缺少“击节”这一具体的动作和意象。
通过对“击节称赏”的学*,我意识到赞美的重要性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对他人表现的认可时更加自信。在未来的交流中,我会更积极地使用这样的成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情感共鸣。
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旧唐书·文苑传上·李白》:“读其诗,击节称赏,以为非惟才情之富,亦且格调之高。”
《清史稿·文苑传一·纪昀》:“观其画,击节称赏,以为非惟笔墨之精,亦且意境之深。”
《明史·文苑传四·唐顺之》:“读其诗,击节称赏,以为非惟才情之富,亦且格调之高。”
《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读其文,击节称赏,以为非惟文辞之美,亦且议论之正。”
《晋书·王羲之传》:“观其书,击节称赏,以为古今之绝。”
宋白为时闻人,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