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9:38
“敲金戛玉”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敲打金子和玉石,形容一种打击或者敲击的声音。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制造出美妙的声音,通常被用来形容文艺作品(如音乐、诗歌)中所展现的优雅与和谐美。
“敲金戛玉”源于古代对金和玉的珍视,金玉象征着贵重和美好。这个成语的形成可能与古代音乐的演奏有关,敲打金属和玉石的乐器常用于乐曲的伴奏,因此它也引申为艺术创作中的精致与完美。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音乐评论等场合,强调某种艺术表现的优雅和精致。例如,在对一部音乐作品的评论中,可以说:“这首曲子如同敲金戛玉,音色悠扬动人。”
在**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被视为富贵与美好的象征,因此“敲金戛玉”不仅仅是对声音的描述,更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常用来形容艺术创作的高水平。
“敲金戛玉”给人的感受是优雅与高贵,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以及他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这种美感的追求在当今社会依然重要,影响着我们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观。
在我个人的创作过程中,曾经尝试写一首小诗,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运用“敲金戛玉”来形容晨光照耀下的湖面,给人一种轻盈而和谐的感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晨曦初露金波荡,
清风送爽戛玉声。
天地间共舞翩翩,
人间似有仙乐生。
在英语中,“敲金戛玉”可以对应“Golden melodies”或“Sweet sounds”,这些表达同样强调音乐的美妙。然而,直接翻译的成语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没有相同的背景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敲金戛玉”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更是对美好艺术的赞美。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中起到了丰富表达和提升审美的作用,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关注语言的艺术性与优雅性。
敲金戛玉之间,忽与瓦缶竞,白璧微瑕,固是恨事。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句句皆盛世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