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3:46
成语“急不及待”字面意思是形容非常急切,无法等待。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们对某件事情渴望、迫切的心情,以至于无法忍耐,立即去做。
“急不及待”出自《左传》中的一句话,描述了在紧急情况下人们无法等待的状态。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急躁心理,也体现了在特定情境下,迫切行动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急不及待的情绪常常与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期待相关联。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对信息的渴求更为明显,因此“急不及待”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反映了人们对于时间的紧迫感。
“急不及待”常常让我联想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有时候这种急切心理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焦虑。因此,在表达急切情感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平衡期待与耐心。
在我准备一次重要的考试时,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常常感到“急不及待”。我尝试通过冥想和制定学*计划来调节这种心态,最终让我在考试时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镇的居民们急不及待地聚集在广场上,期待着一年一度的春季嘉年华,心中充满了对欢乐与庆祝的渴望。”
在英语中,可以用“can't wait”来表达类似的心情,如“I'm so excited that I can't wait for the weekend.” 这个表达同样传达了急迫的期待,但可能不如“急不及待”那样强调无法忍耐的情绪。
通过对“急不及待”的学,我不仅理解了其字面和隐含的意义,也意识到在生活中,如何合理地管理期待与急切心情的重要性。这种表达在我的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方式,使我能够在适当的场合下更加生动地传达我的情感和态度。
其人不料此船仍回,急不及待持行李先付水手,身跃入舱。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急不及待,遂引兵南下。”
《后汉书·袁绍传》:“急不及待,遂起兵反。”
《汉书·王莽传》:“急不及待,遂自立为帝。”
《史记·项羽本纪》:“急不及待,遂自刎。”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急不及待,遂伐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