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4:43
“清辞丽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清晰的辞藻和优美的句子”。它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语言优美、辞采华丽,表达了对文学作品质量的高度评价。
“清辞丽句”源于古代文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追求。成语中的“清辞”指的是清新、明朗的语言,而“丽句”则强调句子的华美和优雅。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类似的表达在古代诗文中屡见不鲜,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辞章优美的传统。
此成语常用于文学评论、日常交流和演讲中。例如,在评价一位作家的作品时,可以说:“他的小说充满了清辞丽句,令人陶醉。”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表达能力:“他的发言清辞丽句,让人印象深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文人以诗词歌赋为主要表达方式,清辞丽句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代表了一个社会对文化艺术的追求。现代社会依然重视语言的表达能力,而在文学创作、演讲和公众交流中,“清辞丽句”仍然是高水平表达的标志。
“清辞丽句”让我联想到文学的优美和文化的深厚。它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赞美,更是对思想和情感的传达。这个成语引发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使我更加关注语言的表达。
在我写作时,我常常努力追求“清辞丽句”。例如,在一次班级演讲中,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我的旅行经历,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赏,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清辞丽句”:
清晨露珠轻轻挂,
辞韵飘扬似月华。
丽句点缀心间语,
共赏人间美好佳。
这首诗试图通过清新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在英语中,有类似“elegant prose”或“beautiful language”的表达,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都传达了对语言优雅的欣赏。这种对优美表达的追求在不同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通过对“清辞丽句”的学,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美感对表达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掌握优美的表达方式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增强交流的效果。这让我在日常生活和学*中更加注重文字的运用。
读其诗,摹写物情,颂美祖德,称述土风,清辞丽句,时时错出。
《清史稿·文苑传序》:“清之文士,清辞丽句,亦有可观者。”
《明史·文苑传序》:“明之文士,清辞丽句,亦有可观者。”
《宋史·文苑传序》:“宋之文治,清辞丽句,粲然可观。”
《唐诗纪事·杜甫》:“杜子美清辞丽句,时发乎篇。”
《文心雕龙·丽辞》:“清辞丽句,所以饰言;而雕篆之文,列乎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