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1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13:43
成语“著书等身”字面意思是“写书的数量与人的身高相等”。引申义为一个人所著书籍非常多,数量庞大,通常用来形容学问渊博、创作丰厚的作家。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在学术或文学方面的成就。
“著书等身”一词源自古代文人的创作情境。古代有许多文人以著书立说为荣,著作的多寡也常常被视为一个人学识和地位的象征。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不详,但这个成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著作的重视。
“著书等身”一般用于表扬或赞美某人的学识深厚和创作能力。可以出现在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的传统文化中,书籍和学问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价值。成语“著书等身”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和对作家的尊敬。在现代社会,尽管信息传播的方式多样化,但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领域。
“著书等身”给人以敬仰和崇拜的情感,联想到那些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人。这种成就感常常激励人们努力学*和创作。
在自己的学*和创作过程中,我常常以“著书等身”为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写作和积累知识。记得大学时,我参加了一次写作比赛,最终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让我对写作的热情更加高涨。
在一首诗中:
书海无涯行舟急,
著书等身写梦痕。
愿将字句化春风,
吹拂四方共此生。
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写作的热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olific writer”,意指创作丰硕的作家。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同样强调了创作的数量与质量。在不同文化中,作家的成就也常被高度重视,体现了对知识和创作的尊重。
通过对“著书等身”的学,我深刻体会到知识积累和创作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学和创作中不断追求进步。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促使我关注自己的成长与积累。
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黟汪先生南士,绩学敦行,~,以稽古余力,重为蒐补。(鲁迅《古集序跋集·关于汪辑本〈谢承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