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5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0:37
成语“山崩地塌”的字面意思是“山崩塌、地陷落”,形容自然界的巨大变化和破坏;引申为形势的极端恶化或崩溃,通常用来形容局势的突然变化或重大灾难。
“山崩地塌”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它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与敬畏。在古代文学中,自然现象常被用来象征社会动荡与政局不稳,因此该成语在多种文献中作为一种比喻被广泛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自然灾害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成语“山崩地塌”不仅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现象,也可以引申到社会、家庭等多个层面,反映了人们对家庭、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渴望。
听到“山崩地塌”这个成语时,常会引发一种不安和紧迫感,让人联想到失控的局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这种情感反应使得在表达危机时使用该成语非常合适。
在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曾经在一场突发的家庭危机中,感受到了一种“山崩地塌”的无力与绝望。通过这个成语,我能更好地表达那种情绪和情境。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起云涌动人心,山崩地塌夜难寐。
何时平静复安宁,愿与明月共此生。
这种使用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he sky is falling”,也用来形容对局势的极端悲观预期。虽然两个表达在意象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突发灾难的忧虑。
通过对成语“山崩地塌”的深入学,我对其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用更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
《晋书·石勒载记下》:“勒兵大溃,如山崩地塌。”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军大溃,如山崩地塌。”
《后汉书·皇甫嵩传》:“贼众大溃,如山崩地塌。”
《汉书·王莽传下》:“莽兵大溃,如山崩地塌。”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上马,驰入汉军,汉军皆披靡,如山崩地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