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5:32
“七穿八烂”是一个形容衣物破旧不堪、残破不全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穿了七个地方破、八个地方烂,形象地表现出衣物的极度破损和不堪。
“七穿八烂”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其主要是通过民间口耳相传而流行开来。这一成语的形成与**传统社会的生活条件有关,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经济原因,穿着极为简陋和破旧的衣物,因此逐渐形成了这一形象的说法。
“七穿八烂”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衣物的整洁与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七穿八烂”不仅仅是对衣物的描述,也隐含着对贫困与艰苦生活的同情。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改善了,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形容某些人或事物的落魄状态。
“七穿八烂”常常带有一种悲凉的情感,联想起艰难的生活与挣扎的身影。它使人思考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提醒我们关注生活中的不幸与贫困。
在生活中,曾遇到一位老人在街头乞讨,衣衫褴褛,正如“七穿八烂”所描述的那样。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同情与无奈,想要帮助却又无能为力。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成语所传达的情感。
在某次写作中,我尝试将“七穿八烂”融入到故事中:
在那个小村庄里,村民们的衣物大多七穿八烂,然而他们的心中却仍然燃烧着对未来的希望。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年轻的画家,他将这些破旧的衣服画成了艺术品,让村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attered and torn”,同样用来形容破旧的衣物。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这种表达在情感的深度和社会反映上存在差异。中文的“七穿八烂”更加强调数量和状态的严重性,而英语表达则更为直接。
通过对“七穿八烂”的分析,我体会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这个成语让我思考生活中的贫困与不幸,也促使我在表达中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提升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那人身上穿的,七穿八烂,像个甚么样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八回:“你看他那件袍子,七穿八烂的,还穿着呢。”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人身上穿的,七穿八烂,像个乞丐。”
《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你看他身上穿的,七穿八烂的,像个甚么人儿。”
《水浒传》第四回:“那厮家里的破落户,七穿八烂的,也没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