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11:06
成语“抚掌大笑”的字面意思是“用手掌拍打自己的手掌,放声大笑”。它主要指因感到高兴或觉得某事非常可笑而表现出的欢快情绪,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情景中表现出的愉悦和轻松。
“抚掌大笑”出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文,虽然具体来源的文献不详,但可以推测其成语的形成与古代文人对笑的描绘和对欢乐氛围的追求有关。掌声在古代常常伴随欢庆和鼓励,抚掌的动作则更强调了一种自发的快乐。
“抚掌大笑”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笑常常被视为吉祥和快乐的象征。抚掌大笑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快乐,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好。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轻松幽默的氛围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抚掌大笑”让我联想到欢乐的场景,比如与朋友聚会、家庭团聚时的愉快氛围。这种欢笑传递的不仅是快乐的情感,还有一种放松和共享的感觉,让人感到温暖和亲近。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分享各自的趣事,我讲了一个特别搞笑的经历,结果几位朋友都抚掌大笑,气氛顿时热烈起来。这让我意识到幽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交流更为顺畅。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老张在公园里散步,突然看到一只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他忍不住抚掌大笑,周围的孩子们也被这欢乐的场景感染,纷纷加入了笑声中,整个公园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burst into laughter”,意为突然大笑。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形容因某种情境而引发的快乐反应。不同文化中对幽默和欢笑的理解可能会有差异,但欢笑作为人类共通的情感表达方式,依然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桥梁。
通过对“抚掌大笑”的全面分析,我体会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表达一种情感,它还承载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在语言学*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表达方式,也增强了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幽默和欢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抚掌大笑”正是这种快乐的生动体现。
帝抚掌大笑。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见之,抚掌大笑曰:‘此真吾家麒麟儿也。’”
《南史·萧子显传》:“子显见之,抚掌大笑曰:‘吾闻古人云,笑者,心之华也。’”
《晋书·王导传》:“导见之,抚掌大笑曰:‘此真吾家麒麟儿也。’”
《世说新语·言语》:“王丞相尝抚掌大笑曰:‘吾闻古人云,笑者,心之华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闻之,抚掌大笑曰:‘此吾所以得天下也。’”
如所梦矣。”(唐·白行简《三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