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11:01
“抚心自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抚摸自己的心,表示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审视和反思。其基本含义是指对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自我审视,通常用来表示对自己行为、思想的检讨或自我质疑。
“抚心自问”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子曰:‘君子耻其言之不如其行’”。这里强调的是君子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时,会自问自省。这个成语强调了内心的诚实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强调了对自我行为的审视。
“抚心自问”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抚心自问”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自我修养和道德自律,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自省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的内心和行为。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内心的宁静和反思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扰时,抚心自问能够帮助我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也让人意识到,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是成长的重要一步。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工作中遭遇了挫折,我感到非常沮丧。之后我尝试抚心自问,思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这种反思让我意识到需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最终帮助我在职场上有所成长。
在一首诗中:
夜深人静思难眠,抚心自问问何年。
过往风霜皆是幸,未来脚步更需坚。
通过这样的使用,成语“抚心自问”不仅传达了自我反思的主题,还融入了情感和意境。
在英语中,可以用“self-reflec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并没有一个与“抚心自问”完全对应的成语。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自我反思的概念,如日本的“内省”(内省),都强调了内心的自我检讨和思考。
通过对“抚心自问”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自我反思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内心的声音和自我的审视。
倘使我看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
《后汉书·班超传》:“超抚心自问,以为当得同功,何乃尔也?”
《汉书·王莽传下》:“莽抚心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抚心自问,吾何以自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抚心而叹曰:‘吾闻之也,君子务在择人。’”
你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