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5:35
“斗酒只鸡”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斗酒”是指用斗来量酒,“只鸡”则是指一只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宴请的规模小,食物和酒水的供应很有限。引申义上,它也可以表示饮食简单,气氛轻松随意。
“斗酒只鸡”源自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最著名的出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一句,原文为“斗酒只鸡,何妨醉倒在青楼”。这个成语反映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表现出一种对饮酒助兴的洒脱态度,强调了饮酒的乐趣与随意。
“斗酒只鸡”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宴请是一种重要社交活动,通常与豪华的食物和丰富的酒水相联系。“斗酒只鸡”反映了在简单聚会中,人们依然能找到乐趣和享受,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和真诚。现代社会中,此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轻松社交和简约生活的背景下。
“斗酒只鸡”让我联想到与朋友或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简单的饮食和轻松的对话。它传递出一种没有压力、享受当下的情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在我个人的聚会经历中,曾有一次与老友聚会,我们准备了简单的家常菜和几瓶酒,虽然条件不算奢华,但大家的欢声笑语让那次聚会成为了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这时,我就想到了“斗酒只鸡”,它完美地表达了那种随性而愉快的氛围。
可以将“斗酒只鸡”融入一首现代诗:
夜色渐深,灯下寒食,
斗酒只鸡,笑声满屋。
旧友重聚,往事如烟,
杯中暖意,心中无忧。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otluck”,即每个人带一道菜来共享的聚会方式,强调社区和分享的精神。这样的聚会虽然没有丰盛的宴席,但却同样富有温情。
通过对“斗酒只鸡”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在生活中,简单的快乐往往是最珍贵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视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和分享。
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宋史·文苑传五·刘恕》:“恕为人笃志好学,家贫,无以自给,常从人借书,或手自抄写,夜以继日,寒暑不辍。其学自经史百家,无不精究,尤邃于《春秋》。与人言,必依于孝弟忠信。为文辞,不事华藻,而气格高古,有西汉风。平生不妄交游,所与处者,皆一时名士。尝谓人曰:‘吾平生所愿,得斗酒只鸡,与知己共之,足矣。’”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晋书·王导传》:“导每与客饮,常以斗酒只鸡为乐。”
《后汉书·袁绍传》:“绍乃遣从事中郎徐勋就袁术,请兵马,术许之,乃遣从事中郎韩嵩将兵五千人,斗酒只鸡以劳士卒。”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乃自引车入市,市人皆识之,或以斗酒只鸡相劳。”
既然肯来赴约呵,您兄弟~,等待我的哥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