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46:31
成语“三只手”字面意思是指有三只手。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人或事物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资源或效率,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完成额外的任务或工作。这个成语暗示一种超常的能力,能够处理比常人更多的事务。
“三只手”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成语,可能源于现代的日常生活或网络文化,反映出人们对于能力与效率的追求。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夸张的说法,强调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多重能力。
这个词汇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三只手”象征着效率和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们对成功和高效的追求,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过度工作的警惕。
提到“三只手”,我常常联想到那些努力工作的人,他们在生活的不同方面都表现出色。这种形象虽然令人钦佩,但也让我感到压力,仿佛现代生活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我的生活中,有时会觉得自己也想成为“三只手”的人。比如在学业和兼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努力做到事无大小都能兼顾。但我也意识到,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同样重要。
在一个小故事中: 有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叫小芳的女孩,她每天都在学校、家中和社区之间奔波。每当她的朋友们抱怨忙碌时,小芳总是微笑着说:“只要我有三只手,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这个小镇的人们都为小芳的能量而感到骄傲,但他们也开始反思,生活不应只是忙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ack of all trades”,意指一个人多才多艺,能够处理多种事务。尽管两者都强调了多重能力,但“jack of all trades”有时被视为缺乏专精,而“三只手”则更强调高效和能力。
通过对“三只手”的分析,我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效率和能力的提升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和平衡生活。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庙会期间上布施的人不断头,得有个人来监视‘三只手’。
《醒世恒言·卷三十六》:“城中有一人,外号三只手,以其善盗而得名。”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那厮名唤三只手,专一在街上行窃。”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市井中有名三只手者,以其盗技高超,人莫能防。”
《聊斋志异·卷四·三只手》:“村中有无赖子,人称三只手,常夜出窃物。”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有三只手,常盗邻家之物。”
人流拥挤的车站经常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