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0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11:29
成语“不忍释手”字面意思是“舍不得放手”,通常用来形容对某种事物的喜爱或依恋,尤其是指对书籍、艺术品等的深厚情感。它强调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状态,表现出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吸引力。
“不忍释手”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一书。庄子在书中探讨了人对物的执念与依恋,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俗事物的看法,认为人们常常因为对某些事物的执念而无法自拔。这一成语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它们的不舍。
在文学作品中,“不忍释手”常用于描写人物对书籍、绘画等艺术作品的深厚情感。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令人愉悦的活动或物品,比如“这本小说真精彩,我读到一半就不忍释手了。”在演讲中,可以用来传达对某个理想或目标的坚定追求,比如“对于公益事业,我不忍释手,愿意为之奉献一切。”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不忍释手”不仅仅是对物质的依恋,也代表着对情感、回忆和传统的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快节奏的生活,人们越来越容易忽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但这一成语提醒我们保持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
每当想到“不忍释手”,我会联想到自己在阅读一本好书时的感受,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停滞,内心充满了满足和幸福。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视,也激励我去追求更多的知识和体验。
在生活中,我常常会因为一本书或一部电影而感到“不忍释手”。例如,上大学时,我看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内容引人入胜,让我在备考期间也抽出时间来阅读,直到深夜都不想放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不忍释手”:
月明点滴夜如水,
书卷在手心难舍。
字字句句似梦绕,
不忍释手愿常留。
这首小诗通过描绘夜晚和书籍,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rd to put down”,用来形容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吸引力。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思相似,均强调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吸引。
通过对“不忍释手”的学,我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那些美好的事物,无论是书籍、艺术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深刻地表达情感与态度,提升语言的丰富性与表现力。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轼见王安石的字迹,不忍释手,便将它收藏起来。”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见她生得美貌,不忍释手,便将她抱在怀中。”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杜少卿见他如此,不忍释手,便留他在家中住下。”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见其美,不忍释手,遂与之共寝。”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中不忍释手,便道:‘姐姐,你这话说得我心里难受。’”
九妈见了这锭大银,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