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4:18
“斗升之禄”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官位、俸禄的高低。在古代,**的俸禄是以斗和升为单位来计算的,因此“斗升之禄”常常用来指代高官厚禄。
“斗升之禄”源于古代的官员俸禄制度。古时,官员的收入常常以斗和升来计算,这反映了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这个成语强调了高官的丰厚收入与社会地位的直接关系。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官员的俸禄丰厚,或者形容某人因职位高而享受的特权。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权力的诱惑和利益。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调侃某人的工作轻松但收入高。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官位与财禄相连,许多人追求高官厚禄以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讨论职场晋升与收入时。
“斗升之禄”让我联想到职场的竞争与奋斗。它反映出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渴望,也暗示了为追求这些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在我的学*或工作过程中,曾遇到一些同学或同事为了追求“斗升之禄”而牺牲了个人的兴趣和理想。这让我思考,是否应该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满足。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斗升之禄”:
朝堂之上斗升高,
权力游戏暗流涌。
一朝得失皆成梦,
浮华背后惹人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igh office and big salary”,尽管没有直接的对应成语,但在不同文化中,官位与收入的关系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通过对“斗升之禄”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高官厚禄的成语,更是一种对权力与利益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中,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宋史·食货志下》:“是以百姓无斗升之禄,而国用饶。”
《晋书·食货志》:“是以百姓无斗升之禄,而国用饶。”
《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必得其人,则政理;非其人,则政乱。昔秦穆公问于百里奚,曰:‘国之宝器何也?’对曰:‘主圣臣贤,民之宝器也。’由此言之,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故臣前封事,切陈斗升之禄,冀望恩泽。”
《汉书·食货志下》:“是以百姓无斗升之禄,而国用饶。”
《史记·平准书》:“故百姓无斗升之禄,而国用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