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4:18
“斑衣戏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穿着斑纹衣服的人在五光十色的环境中嬉戏。其基本含义指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享受生活。
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的描绘,体现了文人雅士在游玩时的情景。它可能与古代的音乐、舞蹈、服饰文化相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斑衣戏彩”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欢乐的场景或生活的美好。在日常对话中,它也可以用来形容轻松愉快的聚会或活动。例如,在朋友聚会时,可以说“今天的聚会真是斑衣戏彩,大家都很开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斑衣戏彩”在**传统文化中,反映了人们对于欢乐、生活美好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种成语依然适用,常用于描绘节日、庆祝活动等场合,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该成语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能引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使我联想到阳光明媚的日子,与朋友欢聚一堂的快乐时光。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用“斑衣戏彩”来形容大家的欢声笑语,气氛顿时变得更加轻松,大家也纷纷分享起了自己的有趣经历。
在春天的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桃花盛开如斑衣,舞动春风戏彩飞。 欢声笑语满山野,岁月静好乐无边。”
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olorful life”,强调生活的多姿多彩。不同文化中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享受欢乐的追求是相通的。
通过对“斑衣戏彩”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成语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情景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那些美好的瞬间。
《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兒戏以娱父母。
《清史稿·文苑传一·朱彝尊》:“彝尊字锡鬯,秀水人。博学多识,工诗文,与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其文醇雅,诗尤工,时人称为‘斑衣戏彩’。”
《明史·文苑传二·高启》:“启字季迪,长洲人。博学工诗,与杨基、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其诗清新俊逸,时人称为‘斑衣戏彩’。”
《宋史·文苑传七·李廌》:“廌字方叔,济南人。少孤,能自奋立,以学问称于时。尤长于诗赋,其词藻赡丽,时人称为‘斑衣戏彩’。”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蕡字去华,昌平人。博学善属文,尤精《左氏春秋》。与朋友交,好谈王霸大略,自负经世之才,耻与庸俗为伍。时人谓之‘斑衣戏彩’。”
《南史·刘孝绰传》:“孝绰兄弟及群从子侄,当时有七十人,并能属文,近古未之有也。其三妹适琅邪王叔英、吴郡张嵊、东海徐悱,并美而有文,又工书,时人荣之。孝绰子谅,字士深,少好学,有文才,尤善《左氏春秋》,时人称为‘斑衣戏彩’。”
那二十四孝上~,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一笑……难道反笑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