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0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16:38
“光彩溢目”这个成语由“光彩”和“溢目”两个部分组成。“光彩”指的是光辉、色彩,通常用来形容美丽或出众的外表;“溢目”则表示眼前的景象非常耀眼,令人无法忽视。因此,整体的意思是形容光辉灿烂、十分引人注目的样子,常用于形容人或物的外表华丽。
“光彩溢目”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词汇在古典文学中频繁出现,常用于描述美丽的景象、华丽的装饰等。由于其词义直观,易于理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光彩和美丽常被视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尤其在节日、庆典或婚礼等场合,光彩溢目的事物往往能带来喜庆与吉祥。因此,该成语不仅表达了一种视觉上的美好,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光彩溢目的事物更频繁地出现在各类社交场合,成为人们展示自我和追求时尚的重要元素。
“光彩溢目”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美好的联想,令人想到华丽的场景、灿烂的色彩和愉悦的心情。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也能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伴随着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婚礼现场布置得极为华丽,鲜花、灯光和装饰品都让人目不暇接,我当时就用到了“光彩溢目”来形容那种美丽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我的感受。
在某个冬季的诗歌创作中,我写道: “白雪皑皑映晨光,光彩溢目如霞光, 万物复苏春将至,心随雪舞共飞扬。”
在英语中,可以用“dazzling”或“radiant”来表达类似的意义,虽然这些词汇可能在语境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令人惊艳和出众的视觉效果。在不同文化中,美丽和光辉的象征意义往往相似,反映了人类对美的共通追求。
通过对“光彩溢目”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字面上表达了视觉的美丽,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幸福和成功的向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一个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石崇]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
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光彩溢目的珊瑚送给王恺。王恺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