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57:04
最后更新时间: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高》宋·欧阳修:“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峨洋洋,拔地而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志》明·徐霞客:“余游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盖余所见,皆庐山之皮毛也。”
《游庐山记》宋·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谣》唐·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