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26:53
成语“不识起倒”字面意思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怎么结束”。它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事物的认识非常肤浅,无法理解其全貌或脉络,通常用来形容对复杂事物的无知或不解。
“不识起倒”来源于古代汉语,具体出处不详,可能是民间口语或文人墨客的创造。它的构成中,“不识”表示不认识、不理解,“起倒”则可以理解为事情的起始与结束,合在一起就是对某个事情的整体把握缺乏的表达。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知识和理解被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不识起倒”可以反映出对一个人知识水平的评价。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人们容易在某些复杂问题上感到不知所措,因此这一成语在当今的适用性依旧强烈。
听到或使用“不识起倒”时,常常会联想到一种无助和困惑的情感。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复杂事务时的脆弱和困境,激发对知识掌握和学*的渴望。
在我自己的学*过程中,曾经在读某些专业书籍时感到“不识起倒”,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抽象的理论时。通过与同学讨论和老师请教,我逐渐克服了这种困惑,这也让我认识到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不识起倒”:
月下独坐思无尽,
繁星点点似微尘。
人生百态皆不解,
唯恐不识起倒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ut of one's depth”,表示对某个话题或领域的不理解。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反映出一种无知或迷惘的状态。
通过对“不识起倒”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无知的成语,更是在表达对知识渴求的隐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您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警世通言》卷十一:“你这人真是不识起倒,人家好心帮你,你倒不领情。”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笑道:‘公子真是不识起倒,我这是为你着想。’”
《醒世恒言》卷二十三:“你这人真是不识起倒,我好心劝你,你倒反怪我。”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你这孩子,真是不识起倒,人家好心好意,你倒当作恶意。”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宝玉笑道:‘你真不识起倒,我这是为你好。’”
费小胡子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的曾老二一定把吴荪甫缠的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