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30:46
成语“断齑画粥”的字面意思是:把切好的豆腐和画的粥。这里的“断齑”指的是切好的豆腐,“画粥”则是用画描绘出的粥。整体含义指的是一种空谈而无实质内容的行为,形容人们在没有实际材料的情况下,只是进行理论上的讨论或想象。
“断齑画粥”出自《南史·王僧达传》。王僧达是一位道德高尚的隐士,曾经以简陋的生活方式而闻名。这个成语具体的背景是:他在生活中常常以“断齑画粥”来形容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的讨论,表达了对空谈的鄙视和对实际行动的重视。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讨论或计划。例如,在学术讨论中,如果有人提出了很多理论但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持,可以用“断齑画粥”来形容。在日常对话中,朋友间讨论时,如果某人总是说一些理想却没有行动的事情,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实际行动和结果,常常反对空谈和无用的理论。成语“断齑画粥”正体现了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和科技领域,越来越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此成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断齑画粥”让我联想到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空谈而忽视实际的情况。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更加关注实际行动,努力避免成为只会空谈的人。
在我大学的一个项目中,曾经遇到一位组员,总是提出很多想法但从不落实。后来我在一次讨论中用“断齑画粥”来形容这种情况,大家都意识到需要更务实的态度,最终也推动了项目的进展。
在一个冬日的早晨,白雪覆盖了大地,窗外的世界显得格外宁静。我坐在桌前,想着即将到来的冬季**会,然而大多数的计划都只是“断齑画粥”,没有任何实质的准备。于是,我决定不再空谈,而是开始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力求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在英语中,类似于“断齑画粥”的表达可以是“pie in the sky”,意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或空想。在不同文化中,空谈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对比都受到重视,这也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的共性。
通过对成语“断齑画粥”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空谈与实干之间的区别。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注重实际内容和具体行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追求成功和实现目标的基础。
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宋史纪事本末》:“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
《宋人轶事汇编》:“范文正公少时,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
《东坡志林》:“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虽断齑画粥,不改其志。”
《宋史·范仲淹传》:“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
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他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他的至理名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贫而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