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12:46
“实报实销”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实际报销,实际支出”。它通常用来形容费用的报销方式,即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报销,而不是设定一个固定的标准或预算。
“实报实销”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它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表达,尤其在财务、会计及管理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个成语反映了现代商业社会对透明度和真实记录的追求。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包括: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实报实销”体现了对财务透明度和责任感的重视。随着社会对诚信和透明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一概念也愈加受到重视。
“实报实销”让我联想到诚信与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透明的财务管理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感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大学时期的一个项目中,我们的活动经费是由学校按“实报实销”的原则进行管理。我记得当时每位成员都很认真地保存票据,确保每一笔支出都能得到合理的报销,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公平和透明。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账本上,实报实销的数字, 如同真诚的心,映照着彼此的信任。 不虚假,不掩饰, 每一分花费,都是奋斗的证明。”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actual reimbursement”或“reimbursement based on actual expenses”,这与“实报实销”的意义相近,强调了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报销的原则。
通过对“实报实销”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原则,更是现代社会诚信和透明度的重要体现。在语言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同时增强我们在社交和职场中的沟通能力。
这意思是,盘缠费用,实报实销。
《续资治通鉴·宋纪》:“官员因公出差,其一切费用,皆实报实销,以昭信实。”
《资治通鉴·唐纪》:“官员出使,其路费、食宿,皆实报实销,以示公允。”
《清史稿·食货志》:“凡官吏之公费,必实报实销,以杜贪污。”
《明史·职官志》:“官员出差,一切费用,皆须实报实销,不得私自挪用。”
《宋史·食货志》:“凡官吏之俸禄,皆实报实销,无有虚冒。”
我们实行~的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