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05:02
“凿空立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凿空”指的是开凿一个空洞,象征着在没有实质依据的情况下进行理论或观点的建立。“立论”则是指建立论点或理论。因此,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缺乏事实依据或实证支持的情况下,单凭主观判断或臆想来提出理论或观点。
“凿空立论”一词的具体历史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与古代哲学和辩论有关。在**古代,哲学家和学者常常基于实证与逻辑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学说。相对而言,“凿空立论”则是一种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批评,暗示某种观点缺乏实证支持,甚至是毫无根据的。
“凿空立论”常用于批评某些理论或观点的建立缺乏实证依据。在学术讨论、辩论、政治演讲、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对某些观点持有不同看法时,使用该成语可以强调对方所提出论点的*弱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强调了空洞与虚无的性质,而反义成语则强调了扎实与真实的依据。
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观点和理论缺乏实证支持,容易导致误导。因此,“凿空立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警示的意义,提醒人们在提出论点时要基于真实的数据和事实,特别是在科学、经济等领域。
“凿空立论”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与反思。它让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必须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轻易接受没有依据的观点。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些同学在讨论时提出某些“凿空立论”的观点,我通常会用相关的数据或研究来反驳他们的看法。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重视理论的实证基础,也促使我在表达观点时更加谨慎。
在一次写作中,我尝试将“凿空立论”融入一首诗中:
云间浮影梦无边,
凿空立论空中言。
实证为根心自稳,
无谓虚谈任风还。
这首诗通过描绘虚幻与现实的对比,强调了实证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seless theory”或“unsupported claim”。这些表达同样强调缺乏支持与依据的观点。不同文化中对待理论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凿空立论”反映出的对理论实证性的追求是普遍的。
通过对“凿空立论”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在语言表达和论证过程中,实证依据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逻辑和事实的支持,使我在思维和表达上更加严谨。
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
《新唐书·西域传》:“自张骞凿空,始通西域。”
《资治通鉴·汉纪》:“张骞凿空,始通西域。”
《后汉书·班超传》:“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汉书·西域传》:“张骞凿空西域,始通汉道。”
《史记·张骞传》:“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