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1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30:47
“断鳌立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断了大鳌,以立其极”。其中,“鳌”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大海怪,象征着巨大的障碍或阻力;“立极”则是指竖立标杆或界限,表示确立地位或目标。整体而言,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一领域中,达到极高的成就或地位,摆脱了巨大的困难和阻碍。
“断鳌立极”源自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尤其是与东海龙王和大鳌有关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中,鳌被视作一种强大的生物,能够阻碍航行和生活的进程。成语强调了人们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仍能迎难而上,最终取得成功的决心和勇气。
在不同的语境中,“断鳌立极”可以用在以下几个场合:
在**文化中,成语常常反映了传统价值观,如坚韧、奋斗和成功的追求。“断鳌立极”不仅强调了个人的努力和成就,也反映了集体的奋斗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的感觉是激励人心的,常常联想到奋斗、勇气和成功。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他在职场上经历了多次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获得了升职的机会。我在与他交流时,想到“断鳌立极”这个成语,深刻体会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写了一首小诗,试图体现“断鳌立极”的精神:
海阔天空无所惧,
鳌断波涛向前行。
百折不挠铸辉煌,
立极之巅见真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coming obstacles”或“Rising to the top”。这些表达强调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毅力,虽然字面意义可能不同,但核心精神相似。
通过对“断鳌立极”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面对困难时,努力与坚持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让我在交流中更能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艺文类聚》卷一引《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亦木德王,盖宓牺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列子·汤问》:“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万万古,争遣起灭如浮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