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03:21
成语“一得之功”字面意思是“获得的一点成就”。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由于努力而获得的成果,通常强调的是在某个阶段取得的小成就。
“一得之功”出自《论语》。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提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表达了教育和道德的重要性,反映了孔子提倡的通过小的努力积累成就的思想。这个成语后来演变为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形式,强调在学*或工作中,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是值得重视的。
“一得之功”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勤奋和积累的价值观深植人心。“一得之功”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鼓励人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注重每一个小的进步。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提醒人们要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就。
“一得之功”让我联想到奋斗和坚持的过程。在努力的路上,能够获得一点成就总是令人欣慰,这种小成就为我带来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它也让我意识到,无论目标多么远大,踏实的努力和每一步的进展都是值得重视的。
在我的学和工作经历中,我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有一次,我在准备考试时感到压力很大,但每当我完成一章的复,就会感到一丝成就感。这时,我会想起“一得之功”,提醒自己珍惜每一个小的进步,最终会实现更大的目标。
在一首关于奋斗与希望的诗中,可以这样运用“一得之功”:
小河涓涓流,
点滴汇成海。
一得之功虽微小,
却是我心中最亮的星。
在英语中,可以用“small victori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小成就的重要性。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日语中的“小さな成功”也传达了类似的思想。
通过对“一得之功”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中每一个小成就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也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在面对困难时,我会时常提醒自己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这对我的成长和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曰:‘此一得之功,非可以为训也。’”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曰:‘此一得之功,非可以常法论也。’”
《宋史·岳飞传》:“飞曰:‘此一得之功,不足为喜。’”
《后汉书·班超传》:“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以一得之功,威震西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特一得之功耳,非天下之长策也。”
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和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