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00:48
“明码实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商品的价格标示清楚、真实,强调价格的透明和公开。基本含义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时,明确标示商品的价格,使消费者能够清楚地知道购买的费用,避免价格不透明带来的误解或欺诈。
“明码实价”这个成语源于**商业交易的传统观念,强调诚信和透明。在古代,商业活动中常常出现价格不公的现象,因此“明码实价”作为一种倡导诚信的表达方式逐渐被广泛使用。虽然具体的历史文献并不多,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诚信交易的重视。
“明码实价”通常用于商业、经济领域,尤其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比如,在商店或市场中,当商家在商品上明确标示价格时,可以说他们是“明码实价”。此外,它也可以用于讨论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并在日常对话中用来强调某种交易的公正性。
在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提升,“明码实价”更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希望在购买商品时,能够清楚地了解价格,从而作出明智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商业活动和广告宣传都趋向于透明化,反映出社会对诚信的重视。
“明码实价”给人的情感反应是信任和安全感。它使人联想到公平交易、诚信经营等正面价值观。在生活中,当我看到商家能够做到“明码实价”时,内心会感到安心,愿意与之进行交易。
在我的日常购物中,我常常关注商品的价格标签,尤其是在大型超市和网上购物平台。我会特别青睐那些标示价格清晰、没有隐藏费用的商家,因为这让我感到更加放心,避免了因价格不透明而产生的纠纷。
在一个忙碌的市场中,商贩声声叫卖,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小李走进了一家小店,看到店主笑着对顾客说:“我们的商品都是明码实价,您不必担心价格问题。”小李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感慨,这样的诚信,才是市场的真正魅力。
在英语中,“明码实价”可以翻译为“clear pricing”或“transparent pricing”。在许多西方国家,价格透明也是商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家被鼓励在交易中保持诚实和透明。因此,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核心价值观在不同文化中是相似的。
通过对“明码实价”的学,我更加意识到诚信和透明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保护,也是对商家信誉的维护。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我的沟通效果,让对方感受到我对诚信和透明的重视。
好在日本是个明码实价的国家,只要你肯卖,任何东西都可以标出一个价格,一律用日元付酬,不至于最后给你奖状或荣誉称号了事。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店家道:‘我们这里明码实价,童叟无欺。’”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宝玉道:‘这东西明码实价,我也不多要你的。’”
《清史稿·食货志》:“商贾贸易,必明码实价,违者罪之。”
《梦溪笔谈·卷三》:“市井交易,皆明码实价,无敢欺罔。”
《宋史·食货志》:“凡市易之物,皆明码实价,无得欺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