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0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01:07
“执箕帚”字面意思是拿着扫帚和箕。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用扫帚和箕清扫灰尘、杂物,象征着劳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执箕帚”出自《史记·平原君赵佗传》,原文提到平原君赵佗在平定叛乱后,带领士兵打扫战场,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成语逐渐演变为强调从事清扫、整理工作的人,象征着勤劳与朴实。
“执箕帚”常用于描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和演讲中,用于强调勤劳和奉献的精神。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普通劳动者。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被视为美德,清扫和整理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体现了对生活的尊重和对劳动的敬畏。现代社会虽然强调效率,但“执箕帚”的精神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倡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执箕帚”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这个成语传达出的勤奋和执着的态度,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
在我的学*生活中,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负责清理社区的公共区域。当我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工作时,心中不禁涌现出“执箕帚”的精神,感受到团结和奉献的力量。
在一首小诗中: “执箕帚,扫尽尘埃, 不求名利,只愿心安。 勤劳的人,默默绽放, 在这世界,留下一道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roll up one's sleeves”,意指准备好迎接艰苦的工作。两者都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但“执箕帚”更深入地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劳动者的尊重。
通过对“执箕帚”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勤劳与奉献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中更加注重劳动者的价值。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会继续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万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山,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执箕帚,有时也用来比喻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执箕帚,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妇女的勤劳和贤惠。
执箕帚,有时也用来比喻担任低微的职务或从事卑下的工作。
执箕帚,亦指担任家中的杂务,常用来形容妻子的职责。
执箕帚,指持扫帚打扫,比喻从事卑贱的劳动。
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