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4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39:55
“意义深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意义深远而且悠长”。它用来形容事物的意义或内涵非常深刻,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和体会。常用来描述某些话语、文章、作品、思想等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意义深长”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它是由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的,结合了“意义”和“深长”两个词的含义而形成的。可以理解为对某些深刻思想的概括,反映了人们对某些言辞或事物的深思熟虑。
“意义深长”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的高速传播,人们往往面临着大量的表面信息。此时,“意义深长”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去关注事物的深层次含义,强调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在文化背景上,它也反映了**文化中重视内涵、思想深邃的传统。
使用“意义深长”这个成语时,通常会引发一种对事物深入思考的情感反应。它促使人们反思和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理,给人以启发和动力。在表达时,它也带有一种敬重和赞赏的情感,表明说话者对某事物的高度认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读书会上提到过某本书的深刻内涵,称其“意义深长”,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这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和交流。
在一首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星空下,思绪飘飞,往事如烟,意义深长,回味无穷。”这样的使用展示了“意义深长”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在英语中,类似于“意义深长”的表达可以是“profound meaning”或“deep significance”。这些表达也强调深刻的内涵,常用于分析文学作品或哲学思想。但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往往更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解读。
通过对“意义深长”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这一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促使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关注事物的深层次含义。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生活中许多简单的事物往往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值得我们去探究和理解。
这些简单而意义深长的话我还能够了解。
《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此段文字意义深长,展现了屈原对自身身世的感慨与追求。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此诗意义深长,表达了主人对嘉宾的深厚情谊。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此段文字意义深长,寓言深远。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言意义深长,示人以进学之序。”
《论语·子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言意义深长,学者宜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