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2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5:29
成语“义不主财”字面意思是指义理和道义不能以财富为主导。基本含义强调在道义和正义面前,财富无足轻重,体现了一种追求正义与道德的精神。
“义不主财”出自《论语》,虽然原文没有直接出现这个成语,但其思想可以在多个章节中找到,尤其是孔子对义与利的看法。孔子主张道德和义理应当高于金钱和物质利益。这一成语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逐渐被总结和提炼,成为广泛使用的表达。
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引用,特别是在讨论正义、道德观念时。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对某人因金钱而放弃原则的不满。在演讲中,用于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商业伦理、社会责任等话题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义理和社会责任。义不主财的观念反映了这一思想,尤其是在商业和社会交往中,强调诚信和道德。现代社会中,这种观念仍然有其适用性,尤其是在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消费的背景下。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坚定、正直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金钱诱惑面前依然坚持原则的人,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和勇气。它也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价值观,考虑在追求成功时是否忽略了更重要的道德标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朋友在面临工作机会时,拒绝了与个人价值观相悖的项目,选择了义不主财的立场。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维护自己的道德底线是多么重要。
在一次创作中,我写了一首关于理想与现实的诗:
金钱如水浮云散,
义理如山坚不变。
宁愿玉碎心不悔,
义不主财志不渝。
在英语中,“money can't buy happiness”与“义不主财”有相似之处,但后者强调道德和义理的优先性。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反映了人们对金钱与道德关系的思考。
通过对“义不主财”的理解,我意识到道德和价值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促使我在做出选择时更加关注道义的考量,成为我人际交往和职业决策中的指引。
慈不主兵,义不主财。状元台旨:除是朝士官员,你便通报。其次村里汉、外方人及妇女,莫容它来。
~,慈不主兵。必定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怕他远在万里,可以报我之仇,泄我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