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03:41
成语“从心所欲”字面意思是“随心所欲”,指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心情来做事情。其基本含义是指人们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没有外在的限制和约束。
“从心所欲”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段话中,孔子强调君子应当在行动上表现出敏捷,而在言语上要谨慎,表明了内心的真实意愿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和谐关系。成语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从心所欲”可用于描述个人在创造、工作或生活中的自由。例如,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主人公追求理想或自由的状态;在日常对话中,朋友之间沟通时可以用来表示对某种选择的态度;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提到追求梦想的重要性,强调要“从心所欲”。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从心所欲”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思想,尤其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追求变得愈发重要。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视自我实现和内心的自由,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从心所欲”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向上的,联想到自由、创造力和个性。它能够激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我曾在大学时期参加过一个艺术创作比赛,期间我一直努力尝试从心所欲地表达我的创意,而不是拘泥于评委的标准。最终,我的作品得到了认可,这让我体会到从心所欲的重要性。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窗前,手握画笔,心中充满了创作的灵感。在那一刻,我决定从心所欲,任由色彩在画布上舞动,仿佛时间也在此刻静止。
在英语中,“follow your heart”或“go with your heart”可以视为与“从心所欲”相对应的表达,虽然在文化背景上可能存在差异,但同样强调了听从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的自由。
通过对“从心所欲”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是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种自由和个性的重要性,有助于我更好地表达自己、追求理想。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今圣上德通神明,继统扬业,亦愍此文有司之失,并绍唐虞之盛,修元首之义,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乐,垂情务本,以从心所欲,不逾矩。”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庄子·逍遥游》:“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为乎,何不为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此可以高枕而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