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9:25
成语“怀璧其罪”的字面意思是“怀有美玉而遭受罪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因拥有珍贵的东西而招致祸害,常常是因为他人妒忌或害怕其拥有的财富和才能。
“怀璧其罪”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提到的是一个叫做“齐景公”的国君,他因为拥有美玉而受到其他国家的惧怕和攻击。这个成语反映了在古代社会中,拥有财富和才能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与困扰。
在现代汉语中,“怀璧其罪”可以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财富和才能常常被视为引人瞩目的目标,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他人嫉妒的对象。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拥有”与“危险”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怀璧其罪”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复杂的,既有对才能和财富的渴望,也有对随之而来的危险的警觉。这使得人们在追求成功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可能的风险。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位同学,他因为学业成绩优异而受到同学们的排挤。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怀璧其罪”的含义,也让我明白在追求卓越的同时,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重要。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美玉藏怀人自忧,
才华横溢谬难求。
世人妒忌心常在,
怀璧其罪何所愁?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eavy is the head that wears the crown”,意指拥有权力或地位的人常常面临更大的压力和责任。这显示出文化间对财富和才能所带来困扰的共识。
通过对“怀璧其罪”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现实,也对现代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要警惕周围的嫉妒和竞争。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怀璧其罪,非其罪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怀璧其罪,非其罪也。”
《汉书·王莽传》:“莽怀璧其罪,非其罪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怀璧其罪,非其罪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璧其罪,非其罪也。”
战国时期,齐国臣子张丑在燕国当人质,燕王要杀他,他乘机逃走,在燕国边境被守卫抓住。张丑心生一计,说燕王要杀他是因为他藏有宝珠,燕王想占为己有,如果你不放行,就说你吞下了宝珠,燕王会把你剖腹的,守卫只好放行
修贡之余远争寄,~渠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