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9:29
成语“白玉微瑕”字面意思是指白玉上面有微小的瑕疵。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虽然完美,但仍有一些小缺陷或不足之处。通常用于赞美某人或某事的优秀,同时指出其微小的不足,传达出一种客观而理性的态度。
“白玉微瑕”出自《左传》。在春秋时期,白玉被视为珍贵的玉石,象征着完美和高贵。瑕疵虽小,却能让完美的事物显得更加真实。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完美与缺陷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白玉微瑕”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完美与缺陷并重的理念根深蒂固。人们往往欣赏完美事物,但同时也接受缺陷的存在。“白玉微瑕”反映了人们对真实与完美之间的审美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鼓励人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接受自身和他人的不完美。
“白玉微瑕”让我联想到一种理性的美感。它传达出一种包容的态度,提醒我们在欣赏完美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背后的不足。这种思维方式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
在我的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尽管努力之后仍会有失败的地方。我学会了用“白玉微瑕”来形容自己的学过程,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庆祝自己的进步。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白玉微瑕”:
月明如洗照苍穹,
白玉微瑕映清风。
虽无完美皆无瑕,
但愿人心共此生。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nobody's perfect”,意指没有人是完美的。这种表达传递的理念与“白玉微瑕”相似,强调接受人和事物的缺陷。
“白玉微瑕”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学会接受不足与缺陷。对于语言学*和表达,理解这一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够丰富我们的交流方式,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细腻和真实。
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清史稿·文苑传·纳兰性德》:“性德词章清丽,而性颇抑郁,故时人谓之‘白玉微瑕’。”
《明史·文苑传·杨慎》:“慎学问博洽,文章清丽,而性颇狷介,故时人谓之‘白玉微瑕’。”
《宋史·文苑传·苏轼》:“轼文章雄视百代,而性颇放旷,故时人谓之‘白玉微瑕’。”
《文心雕龙·序志》:“然其文虽美,而时有白玉微瑕之病。”
《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渊深,文章华赡,而性颇刚直,故时人谓之‘白玉微瑕’。”